后備軍加速壯大!新三板366家新進創新層,六成符合北交所條件,67家籌備上市
分類: 最新資訊
禮儀詞典
編輯 : 禮儀知識
發布 : 09-21
閱讀 :512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兆寰 北京報道隨著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完善與發展,后備軍也加速壯大?!度A夏時報》記者近日獲悉,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共366家掛牌公司調整進入創新層,新進層公司中超六成符合北交所財務條件,67家進層即啟動北交所上市籌備工作,20家已于8月31日前實現申報,進層后即輔導、申報的公司數量和占比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積極謀求向上發展的進層目的更為明確。此次進入創新層的公司,與原創新層公司相比成長性突出,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近兩期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7.10%、23.65%,較原創新層存量公司分別高22.14、33.29個百分點。此外,截至2023年8月底,今年新三板共192家公司新增掛牌,同比增加31.51%,同時,新掛牌公司質量再創新高,約60%符合北交所財務條件。其中,36家掛牌同時進入創新層;34家通過分層調整進入創新層;24家已進入北交所上市輔導階段。盈利公司超六成作為北交所企業的蓄水池,新三板掛牌公司的企業業績持續向好。截至2023年8月31日,新三板共有6162家掛牌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報,按期披露率為99.58%。上半年,新三板掛牌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116.91億元,同比增長4.10%;實現凈利潤306.60億元,同比增長5.08%。其中,4294家基礎層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82.52億元,凈利潤118.2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77%和19.02%,凈利潤增速遠高于境內資本市場各板塊水平。1868家創新層公司上半年平均實現營業收入2.21億元、凈利潤1008.26萬元,盈利面約八成,年化凈資產收益率為7.76%。整體來看,掛牌公司業績整體好于預期,剔除金融業后掛牌公司業績增速仍大于科創板、北交所水平,略低于創業板;盈虧面總體穩定,盈利公司占比62.22%(3834家),與上年同期持平。同時,頭部企業更加聚集,上半年凈利潤超5000萬元的有121家,較上年同期增加5家;2500萬元至5000萬元的有242家,較上年同期增加34家。此外,民營經濟彰顯韌性,5391家民營掛牌公司(87.49%),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3.66%、0.71%。值得一提的是,新三板掛牌公司研發投入繼續加碼,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3.75%,復合增長率達9.31%。其中,高研發公司持續涌現,研發強度超過10%的公司有1330家,占比提高0.09個百分點;研發費用超1000萬元的公司有435家,占比提高0.13個百分點。“兩新”公司量質齊增記者進一步獲悉,截至2023年8月底,共192家公司新增掛牌,同比增加31.51%,同時新掛牌公司質量再創新高,60.94%(117家)符合北交所財務條件,45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新掛牌公司分別高6.84%、7.02%;有54家公司凈利潤超過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位水平。不僅如此,新三板新進層公司活力突出,進層目的更加明確。今年上半年,共366家掛牌公司調整進入創新層,與原創新層公司相比成長性突出,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近兩期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7.10%、23.65%,較原創新層存量公司分別高22.14、33.29個百分點。其中,新進層公司中超六成符合北交所財務條件,67家進層即啟動北交所上市籌備工作,20家已于8月31日前實現申報。新三板和北交所資深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北交所的持續改革和高質量擴容,越來越多的場外企業意識到了掛牌新三板的重要意義和登陸北交所上市的重大機遇,目前有一大批優質企業正在向新三板積極靠攏。而且當前新三板對申請掛牌企業的質地要求也明顯提高,也直接表現在申請企業的財務指標上,這都為北交所提供了良好的“蓄水池”。此外,新三板專精特新特色明顯。截至8月31日,新三板共有69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披露半年報,半年度平均實現凈利潤1027.63萬元,同比增長9.06%?!靶【奕恕逼髽I長期深耕于產業鏈關鍵節點,上半年研發費用支出共計54.49億元,研發強度達6.04%,高出市場整體2.55個百分點,研發費用超過1000萬元的有154家。隨著7月第五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的出爐,133家新三板公司披露進入初選名單。北交所加速隨著推動北交所高質量發展改革“組合拳”頻出,北交所擴容速度也是日漸提升。中泰證券分析師馮勝認為,日前,證監會出臺的《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以及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發布的首批八項改革創新舉措,全面性、系統性地為北交所的深化改革明確的方向和實施建議,這將加速推動北交所的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功能。在馮勝看來,北交所將持續加速高質量擴容。在優化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執行標準方面,《意見》的措施將為更多的企業提供上市機會,特別是對于那些在新三板已掛牌滿12個月的企業。這一措施簡化了北交所企業上市流程,這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加速北交所高質量擴容。據了解,精密零部件“小巨人”阿為特于2022年6月16日成功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并于當年9月19日升入創新層。掛牌滿一年后,2023年6月27日阿為特申請北交所上市獲受理,并于9月1日順利過會,歷時僅66天。阿為特自新三板掛牌至北交所過會,共約14個月,體現了北交所速度。開源證券報告指出,阿為特同行可比公司PE 2022均值為54.5倍,公司專注于科學儀器、醫療器械、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精密機械零部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被生物科學儀器制造商賽默飛世爾、醫療成像解決方案提供商銳珂醫療、機艙內飾生產商B/EAerospace等龍頭企業評價為在中國同類精密零部件的前列供應商。考慮到公司技術及品牌優勢,有望進一步提高行業滲透率。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