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城鎮化,一邊是鄉村振興,返鄉置業正在考驗二者矛盾
分類: 最新資訊
禮儀詞典
編輯 : 禮儀知識
發布 : 02-21
閱讀 :459
返鄉置業絕不只是過年專用術語,只不過每到過年,這個話題總是被推上熱門。今年過年也一樣,全國各地都開展了購房補貼活動,大都屬于三、四線城市,密集推出了各種各樣的購房讓利政策。這跟各地緊抓春節返鄉置業潮以及對提振樓市的迫切需求有很大關系。當然,返鄉置業是一個長期的話題,是一個大城市向小城市流動的過程,同時也與城鎮化密切相關。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一邊是轟轟烈烈的城鎮化,一邊是熱火朝天的鄉村振興,主體都跟農民有關,他們都是爭取的對象。一邊是農民進城的呼聲,一邊是農村年輕人的流失問題,而我們又面臨著人口減少的局面,這幫人都在被爭取,所以,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表面上是很矛盾的,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好這種矛盾呢?實際上,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大家共同的認知,可是哪里是高哪里是低呢?年輕人向往大城市似乎很好理解,而年輕人回到鄉村為家鄉奉獻自己的所學知識也是人之常情。而這兩種導向都是同時存在的,同樣是看似矛盾。先說一下我們的現狀,很多農村年輕人進城,在城鎮化的洪流中,努力工作,為自己的生活改善而不斷奮斗。等混出點人樣來,一般也都在城市扎根,但凡有能力也會選擇在城里買房。無論是否買得起房,年輕人也都不愿意回到鄉村。這一點此前也有專家如此建議過。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陸銘在一段視頻中表示,不建議現在的年輕人花幾十萬回農村蓋房子,因為這樣的房子往往閑置不用。其實他的理由很簡單,他認為鄉村蓋房不保值增值,將來也不好賣掉。而城市有更優越的資源,比如教育和醫療等資源。但是農民是否也這樣想就不一定了。大學教授的邏輯能不能代替農民您的想法呢?顯然并不能,我個人認為專家的建議只是建議,農民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在城里扎根很難,到城里買房更難,不是他們不想進城,是根本融不進去。當然還有一大批根本就不覺得城里好,尤其是當下。所以,城鎮化道路上并不會一帆風順,尤其是在不尊重農民意愿的情況下的城鎮化。而鄉村振興同樣也不容易,因為如果解決不好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矛盾,那么兩者可能都搞不好。實際上,我個人認為,過去本來是兩者統一的,只是被人為偏廢了,只講城鎮化而忽略了鄉村振興,現在又開始重視鄉村振興,但也絕對不是不再搞城鎮化。其實,無論是城鎮化還是鄉村振興,都是通往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都是以人為本,以農為本。因為農民都是主體。本質上他們是相通的,是一致的。都要服務好農民。但也有矛盾的地方,需要人性化處理。比如,城鎮化講究的是資源要素向城鎮集中和流動,而鄉村振興則是資源向鄉村流動。如果找不到二者之間的本質,可能就誤認為二者是矛盾的,是沖突的。我覺得城市和鄉村二者是統一的,只不過是形態不同,本應該是為不同的人多一種不同的選擇,而不應該成為被動的接受。新型城鎮化絕對不是把人趕進城里就叫城鎮化,更不是讓他們進城買房做貢獻,反而是要賦予他們更多的權益,本質上應該是共富。一方面,新型城鎮化要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市場需求等公共服務,從而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另一方面,鄉村振興也要為新型城鎮化提供要素資源、產業支撐和生態保障,讓城鎮化更具人本性和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