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作文·寫生課|“高鐵穿樓”是一首磅礴的詩
分類: 最新資訊
禮儀詞典
編輯 : 禮儀知識
發布 : 05-01
閱讀 :409
一、寫生地點:沙坪壩金沙天街“高鐵穿樓”觀景臺二、時間:2024年4月15日下午三、課程內容和形式:1.確定觀察對象;2.學習觀察方法;3.師生共寫(家長也可以參與);4.師生交流寫作心得四、戶外作文·寫生課介紹:在多元化的真實情境中(包括自然和人文環境),訓練學生抓取和篩選有效信息,并對知識進行自我建構的能力。在此過程中耐心、表達、思維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突破了灌輸式的學習模式,整個過程以沉浸式的體驗為主,持續兩個多小時。學生作品為這片風景陶醉文/李珈儀(六年級)山,像是上天在大自然的畫布上隨意撕下的紙張,它們參差不齊,上下起伏,像五線譜一樣,譜寫出最美的畫卷。山很長,連錦不絕,如一條長龍上下舞動,守護住祖國的大好河山。除了山本身,它的周圍也很美。傍晚時分的太陽,金黃金黃的,如輕薄的紗衣,裹住山,裹住世界,像鍍了一層金。丁達爾效應在此有了新的貌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我把視野收回來,公園的樣貌逐漸清晰了起來。一大片樹木映入眼簾,樹木蒼翠,如一筆濃墨重彩的綠劃過大地。樹的姿態各色各樣,有的長得筆直,上面新長的葉片翠綠翠綠的,有的枝條彎彎曲曲。黃桷樹正在落葉,漸變的葉子很好看,像點染出來的。這些樹被糅成一片,成為一處風景。在公園的旁邊,平臺的下面,有一條鐵軌,一直通向遠方,我想,它大概承載著許多人回家的期盼與激動的心情。鐵軌錯綜交雜,如蛛網一般交叉、重疊,通向遠方,時代一直在變化啊。呼——高鐵拖著它長長的身軀向我駛來,白色的車身如時代的步伐,不停地前進。幾十秒,十幾節車箱已消失在了我的視野,進入樓下的車站。高鐵行駛的土地,之前應該只是一片普通的莊稼地,農民們一點一點開墾種植,披星戴月,他們只能靠著天,吃著辛苦種來的糧食,生活并寬裕。人間萬事從艱辛開頭,熱愛勞動,誠實勞動,這就像是一把金鑰匙,緩緩地,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現在,土地上不再種糧食,而是行駛著高鐵,創造了更多的財富,舊貌換新顏,變了人間。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向著夢想努力,就像乘坐高鐵遠行,雖然奔赴的目的地不同,但我們都為時代的進步發展共同努力著。注:題目為編者所加。老師作品青春城市文/彭治旗站在4樓城市觀景陽臺上,沙坪壩城區的大片風景撲入眼簾,讓人目不暇接。抬頭望去,遠處是連綿起伏的歌樂山,山的前面是高高低低、層層疊疊的高樓。右邊是一片綠地,樹木蓊蓊郁郁,是沙坪公園之所在。近處是從遠方扎進城市里的鐵軌,三五條交叉密織,迎來送往,不知多少旅客在這里出發、回家。夕陽西下,陽光鋪展,一眼望去,這片風景透出迷霧籠罩的輪廓,帶著一種奇幻的神秘。歌樂山高聳巍峨,與天相接,黑色的山脊高高低低,連綿不斷,與灰白色的天空形成巨大反差。相接處參差不齊,留一線撕裂的痕跡,就像城市的牙齒在天空中留下的一道印痕。山前的高樓,直插云天,不知什么魔法讓它們屹立不倒,如大樹般扎于大地深處,猶如鋼筋肋骨,支撐起城市的胸腔,讓它們行走自如。近旁的沙坪公園,是城市的綠肺。正值春天,園中黃桷樹黃葉飄飛,點綴在無數的綠葉間,一黃一綠,一凋一生,如城市的肺,一呼一吸間,進行著新陳代謝。鐵軌密布延伸,與外界連接,像城市的血管。軌道上的火車往來傳遞信息,帶來貨物,帶來旅客,更帶來幸福與希望。西下太陽,照著整個城市,緋紅熱烈,臉上飛上了酡紅,在這個傍晚沉醉了。一片風景,如一個鮮活的人,如人一樣生長、生活,這片風景正年輕、正青春。家長作品和諧的力量文/李珈儀媽媽步入觀景平臺,陽光熱烈而耀眼,露臺左側是一堆由高低錯落大紅色方塊堆積起來的休閑區。有兩個女孩坐在條形方凳上低語閑聊,許是剛看完風景,沒顧得上這讓人略有不適的空氣熱度。旁邊一棵楓樹,撐開嫩綠的枝椏,優雅地靜靜守護在他們身旁。走到觀景臺玻璃護欄處,恰巧有一列和諧號動車迎面而來,尖尖的車頭,長長的車身,沿著彎曲交錯的軌道行駛,宛若一條貪吃蛇,不一會就鉆進腳下的樓道里。這個觀景臺位于金沙購物中心四樓,平層以上是各大品牌店鋪,平層以下有交通樞紐,包括高鐵沙坪壩站,人流往來如梭。二十年前,這里還是破破爛爛的老式火車站,動車北站修好那幾年,這里曾一度荒廢。沒想到老沙區城市升級后,這里又煥發了生機,成渝兩地動車每日進站出站好不熱鬧。軌道左側是沙坪公園,老重慶人的晨練之地,小葉榕與黃桷樹枝椏交錯,從觀景臺看下去,整個公園被綠色天幕覆蓋,有點像小時候課本里《鳥的天堂》里那遮天蔽日的樹木叢似的。公園靠近軌道一側是一道圍墻,墻內一條人行步道上,有兩對老人閑適地散著步。城市中心、繁忙的動車站、穿梭的動車與閑適的公園,能這么和諧融洽的在一個時空里出現。目光沿著軌道遠處看去,連綿的歌樂山脈環抱著沙區老城。山靜靜矗立著,眼看這座城市或繁華,或沒落,或寧靜,或喧鬧。哪怕是這熱烈的太陽,每天東升西落忙碌著,必定在傍晚時分,投入山脈的懷抱。我想,這山肯定也有某種力量,它能接納一切,包容一切……所有打賞歸李珈儀小朋友所有!講師簡介/Profile/彭治旗:曾擔任《課堂內外·創新作文》主編10余年,《學語文之友》讀寫專欄特邀專家;持有人社部中國繼續教育工程協會頒發ACD青少年生涯規劃導師中級證書;策劃數十本暢銷圖書,著有《中考作文提分有辦法》(三冊)。曾聯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開發創意寫作課程,參與策劃南開大學文學院“語文素養通識課程”;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命題評審委員會委員,被邀全國各地講座300余場。通過“文字素描”“萬物互聯”的方法,幫助學生走出寫作的誤區,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寫作特長;指導上百名學生參與各類作文競賽,獲得全國知名高校的認可和青睞。課程咨詢,請加雨希老師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