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基金前基金經理搞“老鼠倉”倒虧!管理業績虧42%,行業排名墊底
分類: 最新資訊
禮儀詞典
編輯 : 禮儀知識
發布 : 07-12
閱讀 :507
近日,浙江證監局公布了一張對浙商基金前基金經理劉煒的“罰單”,又一起基金行業老鼠倉案件被公諸于眾。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劉煒利用“唐某卿”賬戶與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進行趨同交易,累計金額1760.24萬元,證監會對其處以30萬元罰款。不過,除了“老鼠倉”本身,引起市場巨大關注的是,這位基金經理還倒虧了36.51萬元。其在職期間業績表現較差,2021年6月2日至2022年9月21日管理期間,其任職回報為-42.21%,行業排名墊底。趨同交易倒虧36萬,管理產品虧4成浙江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在2021年2月1日入職浙商基金后,劉煒就參與管理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并負責該基金產品的投資分析、投資決策等工作,直至2022年9月5日被浙商基金暫停職務。換言之,劉煒因職務便利知悉與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交易有關的研究報告、投資策略、交易標的、交易時間等未公開信息。另據調查,劉煒是控制“唐某卿”賬戶與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進行趨同交易。所謂趨同交易,就是指證券從業人員在機構操作前后,使用其個人控制的賬戶或者泄露給他人,買入或賣出相同股票的行為,以謀取不正當利益,這是“老鼠倉”的一種。作為一種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歷來是嚴查的重點領域。2021年2月24日賬戶開立后至2022年9月5日,“唐某卿”國聯證券賬戶內資金為劉煒自有資金,在此期間,劉煒通過手機下單交易,賬戶與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交易高度趨同。調查結果顯示,“唐某卿”國聯證券賬戶共交易深市、滬市股票各24只、41只,交易成交金額分別1318.72萬元、1972.55萬元,與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趨同交易股票13只、23只,趨同交易成交金額為587.57萬元、1172.67萬元。經計算,劉煒利用“唐某卿”賬戶趨同交易合計成交金額1760.24萬元,趨同交易合計虧損36.51萬元。依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浙江證監局決定:對劉煒處以30萬元罰款。公開資料顯示,劉煒的履歷頗為靚麗,其擁有超過17年中國(香港)投資管理與國際投行研究經驗,曾擔任過里昂證券CLSA中國研究主管和首席策略師,被《亞洲貨幣》等權威雜志評為最佳中國分析師。但從業績表現來看,Choice數據顯示,劉煒在2021年6月2日至2022年9月21日管理期間,其任職回報為-42.21%,任職排名為1935/1990。2022年9月21日,浙商基金發布公告稱,劉煒因個人原因離任,但在基金經理變更類型一欄中,顯示的則是“解聘基金經理”。第一財經記者查閱證監會基金從業人員資格注冊信息時,劉煒已“沒有相關記錄”。“老鼠倉”為何屢禁不止近年來,隨著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監控系統全面升級、執法力度不斷加大,隱蔽的“老鼠倉”交易陸續曝光,多次引起市場關注。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仍然有人不惜以身犯險。例如,前冠軍基金經理汪鳴就因趨同交易被罰取消基金從業資格。“‘老鼠倉’有很多種,除了個人單獨交易,還有從業人員共享信息、交換信息、合謀從事非法交易等。”華南一位公募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老鼠倉”向來是證監會執法關注的重點,基金公司也持“零容忍”態度。不過,從過去的情況來看,在旗下基金經理涉“老鼠倉”被公之于眾后,基金公司多以案件屬于員工“個人行為”且“已經離職”來劃清界限。“這并不一定有效,情節嚴重會影響公司發新產品。”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人士稱。他進一步向記者分析指出,此前就有基金公司因“老鼠倉”事件被停新發產品業務,對于基金公司而言,暫停6個月所有新產品、新業務申請,已經是相對嚴重的處罰了,對業內有一定的震懾作用。“即使沒有到叫停業務的程度,但如果想進某些機構的白名單就有難度了。這個問題一出來,別人會對你(公司)的風控、管理能力等方面有所疑問。”在前述華南業內人士看來,影響并非僅限于短期。另一位基金公司員工透露,基金公司一般在這方面管理十分嚴格,例如公司規定基金公司員工不得購買股票,對于投資管理人員直系親屬買賣股票也有嚴格的限制,除了內部監管,證監會及交易所等都有相關數據在查。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監管部門對這一行為也多次表明態度。例如,證監會去年4月在《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嚴厲打擊“老鼠倉”、市場操縱、利益輸送、非公平交易等損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建立違法違規人員從業“黑名單”制度和公示機制。